??? 沐恩堂位于黃浦區西藏中路316號(九江路和漢口路之間),原名慕爾堂,又名“慕樂堂”。前身是美國教會監理公會設的監理會堂(屬天主新教),建于清光緒十三年(1887)。1900年為紀念信徒慕爾的襄助,監理會堂改名為慕爾堂。 ??? 19世紀20年代教徒劇增,舊堂不敷使用,后來籌劃募捐將原中西女塾(即現堂址)讓給慕爾堂建造新堂。1929年開工,1931年落成,建成紅磚結構的新哥特式風格教堂,內有可容1000余人的禮堂及音樂室等。教堂坐東朝西,占地面積為1347平方米,建筑面積為3138平方米,磚木混合結構。由匈牙利籍建筑師鄔達克擔任建筑設計,烏達克將建筑平面和造型設計成自由組合,外墻以凹凸紅磚相拼,體現了他設計的特性。 1936年,一位美國教徒前來參觀時,曾捐資在教堂的鐘樓頂部安裝了一座5米高的霓虹燈十字架,從而使該教堂成為當時上海乃至遠東地區的著名教堂。 ??? 1958年,上海基督教各派在這里舉行聯合禮拜,并正式把它的名字定為“沐恩堂”。 ??? 1989年9月25日,沐恩堂由市人民政府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“優秀近代建筑”。 (文字部分參考網絡) P1? 位于黃浦區西藏中路316號的“沐恩堂” P2? 十字架下書“真理使尓(你)自由” P3? 紅磚結構的哥特式教堂 P4? P5? 教堂建成后,當時被稱為“建筑雄偉,居全國各堂之首”
P6、P7? 1989年9月25日,沐恩堂由市人民政府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“優秀近代建筑”。
P8、P9? 雄偉的教堂鐘樓
P10、P11?? 具有哥特式特地的教堂高窗
P12? 有教堂元素的大鐵門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 P13? 漢口路教堂一角
P14?、P15?外墻以凹凸紅磚相拼,體現了烏達克的設計特性 烏達克為著名建筑設計大師,在上海留有很多作品,其故居在長寧區的番禺路。 |
新跟帖 (共1 條評論)
查看更多評論。。。
登錄 注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