聞聽商河縣李桂芬村正在舉行兩個月的采摘節活動,這一消息吸引了我。自打四十年前下鄉插隊回城后,一直懷念農村的田園生活:摘水果、摘蔬菜、刨花生、掰棒子、刨地瓜……,這些過去的累活現在對我來說已經變成了一種奢望和回憶。 按照慣例,先在網上調研了一下行車路線和李桂芬村的情況。 “李桂芬”?怎么感覺像個人名?在網上一查,果然如此! 李桂芬村坐落在濟南商河縣的殷巷鎮,北靠大沙河,該村擁有200畝梨林和100畝蘋果林。相傳康熙年間,這村有一戶人家祖上是京城御苑里專門看護梨園的管家,老人家告老還鄉之際把京城御苑里上好的鴨梨禾苗帶回家來,經過幾代人的精心養護,村里家家戶戶成了種梨的行家,這家人更是因為祖上傳下來的好技藝而備受推崇。可美中不足的是幾代下來都是男多女少。到了這一代,上面已經有了五個哥哥,爹娘就盼著得個千金,于是事先取了個女孩的名字,叫李桂芬。結果還是得一男孩,他爹當即決定就是男孩也叫李桂芬了!李桂芬自小在梨園長大,他性格敦厚樸實,天生對鴨梨的栽培管理技術有過人之處,他精心栽種的梨品質上乘,成為本縣每年必選的進京貢品之一,這種梨的名字也改稱為“貢梨”流傳至今。這一年的秋天到了,李桂芬梨園的貢梨個大橙黃,收獲在即。可天有不測風云,江湖上的土賊來梨園打劫,賊首看上了梨園中的梨樹王,命手下砍倒這棵梨樹為自己打制座椅,這時李桂芬奮不顧身地沖上前去保護樹王,但因身單力薄,他與樹王一起被土賊砍到,血流如注,氣絕身亡。至死他的兩手還緊緊地抱著已經倒下的梨樹王。來年春天,在梨樹王的根部又長出了新苗,轉眼到了夏天,樹上掛滿了黃橙橙的貢梨,人們認為這是李桂芬顯靈,是李桂芬的化身。當皇帝聽說后,賜名“李桂芬梨”,后來人們就把這了村子稱為“李桂芬村”,延續至今。當年那棵起死回生的樹王,今天已經是三百多歲了,他與當年一樣,還是年年碩果累累,仿佛在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李桂芬!…… 驅車從濟南過黃河大橋不遠,穿過濟陽縣往北來到商河縣的殷巷鎮,再往西3公里左右,就到了坐落在大沙河南岸的梨園之鄉李桂芬村李方田的果園(來之前進行了電話聯系)。一進果園,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棵相傳具有300多年歷史的梨樹王,上面掛滿了果實,著實壯觀誘人。 ![]() 主人熱情地接待了我們。在果園的綠蔭中,擺放著一張小木桌,周邊幾個小方凳和馬扎。好客的主人給我們沖上茶水,端來煮好的花生和貢梨等。我們圍坐在小桌的周圍,涼風習習,看著滿園的果樹和掛在樹上的累累碩果,好不愜意。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稍事休息,我們就投入到采摘中:摘蘋果、摘梨、摘花生,盡情享受著果農辛勤勞動一年給我們帶來的快樂,更重要的是也深深體會到他們的辛苦和不易。 ![]() 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 采摘完的蘋果樹 ![]() 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 剛剛刨出的花生 ![]() 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 ? ? ? ? ?? 自家菜園的茭瓜 ??? 臨近中午,女主人用自家菜園里種植的新鮮蔬菜,給我們做了四個農家菜,另外還有一盤油炸知了猴(這些知了猴都是在果園捉的),主食是主人的老母親為我們烙的香噴噴的蔥油餅。 ![]() 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 梨樹下的小飯桌 ![]() 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 ? ? ? ? ? 農家菜 ![]() 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 ? ? ? ?? 來個近照 短短的幾個小時,我們玩得很盡興,約定一個月以后再來這里摘鴨梨、刨地瓜,主人給我們留了電話號碼,以便來前電話聯系。 臨走時,我們將購買的蘋果、梨、花生和新鮮蔬菜等等裝了整整一后備箱,這可都是天然、綠色、放心、健康的果蔬啊。 現在講究原生態,追求高品質的生活。人們無論在飲食方面還是生活環境方面都渴望回歸大自然,遠離喧囂、污染,旅游也是同樣。 |
新跟帖 (共1 條評論)
查看更多評論。。。